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上海公安严打隐性吸毒圈 四分之三毒品刑案均"涉网"

2015-07-17 09:19:0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昨天,(上海)市公安局缉毒处在网络扫毒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三个月的专项行动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725起,其中涉及互联网的案件546起,占比75.3%;共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99人,其中互联网涉毒人员600人,占了75%。也就是说,每抓获4名毒品犯罪嫌疑人,就有3人熟练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期间,警方抓获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吸毒人员712人,他们绝大多数是隐性吸毒人员——即未登记在册、查不到前科记录的吸毒人员。

关键词背后暗藏毒品圈子

“肉辅料出售私聊”、“炸弹出售走快递”……出现这些字眼的QQ群卖的竟是毒品。专项行动期间,缉毒民警搜索“冰”、“肉”、“不眠之夜”等关键词,以毒品购买者的身份通过验证,加入了涉及毒品交易的百人QQ群取证。在这些QQ群里,“肉”指冰毒,“一个肉”就是一克冰毒,“炸弹”指的是某种大麻。

去年11月,黄浦警方发现相当数量的贩毒人员利用QQ群组成松散的零包贩毒网络:一个名为“酒池肉林”的QQ群共有216名成员,经常在线的有60多人;另一个“此肉非彼肉”QQ群中,一名成员发布了销售冰毒内添加剂的淘宝网店链接,32岁的江苏盐城籍店主郑某已经完成了多笔交易。

今年4月,嘉定警方对一个名为“冰在眼中,不溜是罪过”的QQ群进行侦查。5月8日,警方发现群中名为“一手供应商”及“伤兵”的成员可能携带毒品从上海前往江苏丹阳,并核查出了两人的真实身份。翌日凌晨3时30分,两人在沪嘉高速公路道口落网,车内查出6包白色晶体,经鉴定为150克冰毒。

截至6月底,在涉案各省市警方协助下,上海警方通过上述QQ群内的线索,共抓获嫌疑人66名,刑拘55人,行政拘留11人。

隐性吸毒者涉及30个省份

今年,公安部禁毒局发布数据称,全国登记吸毒人数295.5万人,实际吸毒人口超过1400万人,两者比例接近1∶5。这意味着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吸毒人员。此次警方发现的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吸毒者,大多属于过去未曾触及的隐性吸毒群体。

从QQ群内信息来看,这些隐性吸毒者共涉及近30个省份,包含各色职业群体。某个QQ群管理员小刘年仅16岁,辍学后在网上贩卖冰壶等吸食工具。专项行动中查获的另一名吸毒人员是台湾籍的企业高管。为了设法买到毒品,一名吸毒者在手机中存了90多个QQ群。

一旦搭上互联网快车,毒品交易便不再神秘。不断有ID在群内发图片“晒货”,有意的买卖双方加微信私聊议价,买家通过支付宝或网银来付钱,最新的办法是用微信“红包”支付。卖家通过发达的快递行业来发货。听上去,这和一般的网络购物没有任何区别。

偏好互动与炫耀的“亚文化”

缉毒民警告诉记者,冰毒吸食者的特点之一,就是偏好聚在一起分享吸毒体验并进行互动。分享、互动、比较和炫耀是毒品“亚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去年,上海警方就曾摧毁一个跨省特大网络视频吸毒团伙。涉毒QQ群经常通过置顶通告发布聚众吸食冰毒的地址,为线下吸毒场所招揽生意。

今年3月,金山公安分局民警发现一个网名为“水烟壶大全”的淘宝店主,他的网店名义上销售烟具和打火机,却频繁提及锡纸等关键词,存在贩卖冰壶的嫌疑。经查,今年2月-5月,他一共完成了1379笔冰壶交易。简易的冰壶用矿泉水瓶插上吸管就能做成。淘宝店主认为自己卖的是工艺品——用玻璃(琉璃)制成,配以各种装饰,售价200元至300元,有的甚至支持电加热,在汽车车内可以通过点烟器插口来使用。缉毒民警说:“很多人对玻璃冰壶有需求,它代表着‘档次’。”(记者 沈竹士)

原标题:上海公安严打隐性吸毒圈 四分之三毒品刑案均"涉网"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