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涪陵 > 周边 >

涪陵调查队: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始萌芽 制约瓶颈亟待解决

2015-05-30 13:00:25 来源:中国涪陵网

评论

为了解涪陵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国家统计局涪陵调查队于5月中旬对涪陵区工商局、商务局、农委等3个部门,重庆六乙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涪陵易莱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平台企业及海林生猪养殖合作社、涪陵宣王肾豆股份合作社等5个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涪陵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处于起步萌芽状态,发展潜力较大,但也面临着人才、物流、技术等瓶颈制约。

一、涪陵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一)农产品电商从无到有,开始萌芽。

据涪陵区工商局统计,截止2015年5月14日,在涪陵区注册的平台网店有7个,交易型网站11个,注册的可以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62个,个体户5户。据涪陵区商务局统计,2014年底全区实际从事电子商务企业(含平台企业)13户,但13户企业均未开展初级农产品网上交易。尽管涪陵区目前注册及实际从事初级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不多,但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企业已经开始试水电商。涪陵区宣王肾豆专业合作社从事电子商务已有几年,通过网上销售的农产品销售额占比逐年提高;涪陵润绎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在网上销售自产弥猴桃,今年将增加紫薯、紫芋等网销品种;海林生猪养殖合作社于2015年4月下旬上架开始在网上销售黑土猪肉;重庆六乙农业集团农宜网于2015年3月28日建成,截止4月13日上网初级农产品有鸡和鸡蛋2个品种;松江园林公司从网上购买幼苗并依靠网上宣传扩大销量;泰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筹建购物网站;涉及7个乡镇16个村的电子商务进村活动有序推进。

(二)初级农产品上网少。

尽管农产品电商发展已开始萌芽,但调查结果显示发展仍较缓慢。相对于工业品而言,农产品更多受土质、气候、施肥、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产品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店里销售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哪怕是同一农户的,其大小、形状、口味都可能有差异,而网络销售买卖双方看图片、价格和评价做出判断,实际到手的商品与期待就有可能会出现落差,易产生买卖纠纷,所以平台企业普遍不愿做初级农产品。据对“亏我网”“涪陵在线”等涪陵本地电商平台调查,目前上线均无初级农产品;涪陵易莱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5月25日上网品种258个,初级农产品只有柚子、草莓等2个;截止5月13日,农宜网上线品种1800个,而初级农产品只有2个,销售情况还不乐观;海林生猪养殖合作社在淘宝网上开了个店,4月下旬上架,到5月20日近1个月时间只下单20单左右。涪陵青菜头、龙眼、胭脂萝卜等特色农产品网销还是空白。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人才短缺。

在调查中,农业经营主体、平台企业普遍反映农产品电商发展遭遇人才瓶颈制约,缺乏系统掌握网络店铺管理、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营销手段的管理人才。海林生猪养殖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社办公地点位于离城区较远的农村,难以招录到高素质的人才来开拓电商业务;泰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平台建设的负责人也表示,电商平台开发团队包括项目经理、程序开发工程师、平面设计师,文案编辑、产品经理等核心成员,按团队最低人员配置,每个月人工成本就在10万元左右,研发周期长,一年至少上100万元,同时这些人才在重庆并不好招。涪陵区润绎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迎萍表示由于没有专业电商销售人员,自己既是管理人员又是生产工人,白天要下地,只能晚上上网下单、与客户沟通,无形中失去很多客户,目前网上销售产品单一、总量少、季节性强,也难以招到专业人员到偏远乡村工作。

(二)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物流成本高。

据调查,目前涪陵相当部分乡镇快递网点都没有,更别说专业的冷链物流。据对涪陵区商务局调查,目前涪陵辖区内有3个企业建有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新大兴集团公司还有2台冷链物流配送车,但鲜活农产品品种繁多,保鲜时间长短不一,温度湿度要求不同,同时生产消费都呈碎片化,买卖双方都分散,物流成本高,从而导致适合电商的冷链物流发展缓慢。重庆六乙农业集团组建的农宜网采取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行模式,在涪陵各乡镇开设了16家实体店,买方利用微信平台下单实体店配送货物上门,目前租用4辆货车每月每辆车1.5万元运行费,还不包括各实体店配送货物的摩托车费用,负责人表示物流成本运行较高。地处龙潭镇的涪陵润绎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目前龙潭镇上有两个物流公司,相对城区价格较贵,大致3元/斤,比城区贵近1倍;涪陵宣王肾豆专业合作社网上销售物流成本占10.0%左右;海林生猪养殖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斤肉在泡沫、冰袋等包装费用大致花3元,而网上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都是28元/斤,物流费用则由买方承担。

(三)网络设施问题。

为拓展电商业务,地处南沱镇的海林生猪养殖合作社专门拉了一条4兆光纤,每月要花800元,负责人李兵表示费用太高;润绎果蔬专业合作社罗迎萍则表示,为更好拓展网上销售业务,在种植区域已安装18个摄像头旨在让客户直观的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但苦于流量费太高暂时还没与手机联网;宜农网负责人表示目前城区都有许多网络盲区更别说农村,网络不能全覆盖、网速慢是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遏制电商发展。

尽管涪陵区被授予“中国绝色青菜头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获农业“三品”认证累计138个。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总体上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种类偏少,与电商经营所要求的生产、流通环节所应具备品质分级、包装、配送、验收等系列标准化要求有相当差距,产品质量缺乏公信力。宣王肾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除高端产品外普通鲜活农产品开拓电商市场难度相当大,商品价值低运输成本高。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基础投入。

一方面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硬件设施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导,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整合现有资源,并根据产品特点、产销地距离,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构建产量、时间、空间均相宜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政府补贴方式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购置冷链物流配送车;强化农村交通、水利设施投入,打通最后一公里,缩短产销距离。另一方面强化软件设施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加快推进乡镇4G网络覆盖工程和行政村通光纤工程建设,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消除信号盲区,降低上网资费,并逐步推进WIFI全覆盖;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设。安排项目资金支持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自建门户网站,开展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多品种、全覆盖;凭借京东商城、淘宝网以及亏我网、涪陵在线等涪陵本地电商平台,直接实现涪陵农特产品“走出去”,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和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强化宣传引导。

一是强化产品宣传。目前涪陵区除政府组团对涪陵青菜头进行大力宣传拓展市外市场外,其他产品宣传方面基本上是企业各自为政,建议在政府层面组织农委、商务局等部门对涪陵名特农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多渠道对外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消费者信任度,扩大网销数量。二是要规范引导,促进电商行业整体联动,健康发展。除农业经营主体外,要充分调动平台企业、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社区物管等第三方服务业的积极性,助推电子商务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委托培养、结合各类农民培训工程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软硬件操作、网页建设和维护、网店开设、网络营销技术及法律支持等培训,强化培养农村电商专业管理人才,并通过他们在农村传播电子商务的应用;在现有各类微企业孵化园基础上增加电商孵化功能,创建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完善、专业的服务,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电商创业,引导现有的农村经济人转型电商;建立和完善电商物流培训机制,注重针对农产品和农村市场的电商人才培养,选取一批乡村、社区物业电商联络员,教会农民、居民上网,引导农民通过网络购买、销售产品,教会居民特别是作为农产品主要购买群体的老年人网上购物,转变城乡居民传统的消费习惯。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品牌化、标准化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而涪陵目前在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产品精品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产量。大力发展畜禽、果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在包装和营销策略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